關於昨天發的協禧(3071),有很多投資朋友會問我們兩個問題。第一大股東申報轉讓好嗎?第二減資好嗎?其實這是一個大哉問。有無數不同的情況,會有不同的解釋。但基本上,只要公司股價大漲,才申報轉讓的,常常後面都伴隨著大跌。因為公司的內部營運公司最了解,就像我們在萬寶週刊中分別舉永冠ky(1589)、虹冠電(3257)、漢微科(3658)、豐泰(9910)為例子。不管是用甚麼冠冕堂皇的理由,反正結局幾乎都一樣,就是大跌一波。而當時我也說微星(2377)董事長也申報轉讓1000張,請大家看看股價上還下?結果不意外的從90元跌到六十以下。另外今年最著名的就是綠悅ky(1262),經營層於4月24號申報轉讓,當天跌停鎖死。一個業績如日中天的法人股,正當大家都覺得是不是錯殺的時候,先是營收下滑,再來第二季獲利大衰退,然後總經理也離職了。到底是仙人指路還是巧合呢?大家仔細想一想。
當然這都是過去的事了,但有沒有注於幫我們預測未來呢? 我們看南科最近在美光高檔一直申報轉讓美光的持股,看股價的走勢的確賣得漂亮。台塑(1301)也在八月申報轉讓南科的持股,雖都說是理財需求,但DDR的後勢卻是不言可喻了。
這是高檔申報轉讓的宿命,但是低檔申報轉讓呢?卻往往是背道而馳,因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,漲多了獲利入袋可想而知,但跌深都無例可圖,甚至是跳樓拍賣血本無歸,為什麼還要轉讓呢?只能說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,所以低檔轉讓後,通常都伴隨著新經營團隊或是新業誤導入,業績與股價都有不錯的表現。
至於減資也是很多人提問,減資其實分兩種,但是這次協禧一次就給大家兩種,正好拿來做示範教學。一種是很常最近被問到的旺宏(2337),因為要打消累積虧損,提升淨值,打消累虧提升淨值有兩個目的: 一個是改變交易方式,就像旺宏減資後淨值會回到十元,就取得信用交易的資格,而打消累虧後也才能配息。其實都算正面,難怪外資還是買不停。但我還是提醒大家,旺宏減資的幅度很大,等於股價會漲一倍。減資後一個三十幾元的公司,卻能賺一塊多 外資是否還能接受,我覺得就見仁見智了。
至於第二種是現金減資,就是當下最時興的,單純為了提升ROA、ROE,也讓籌碼面更加的集中。我們看國巨集團,幾乎大家都再現金減資,結果股價越減越高。當然我也認為減資後,短線不宜再做增資的動作,否則就是自打嘴巴了。但基本上發還現金給股東,已經是最近的顯學,也通常可以激勵股價。
正如我說的協禧一次做足,先打消累虧,再現金減資,會不會發揮利上加利的結果?就請投資人拭目以待。